凡尔赛宫

法国的荣耀

匠心独运的大理石花盆立定在台阶上

凡尔赛宫 (Palace of Versailles) 位于巴黎西南郊的凡尔赛镇。这座金碧辉煌的皇宫,和广阔的花园占地1070 公顷 (hectare),于1979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凡尔赛宫相较于巴黎的其它宫殿或城堡,是相当年轻的。它的故事是从十七世纪的路易十三世 (Louis XIII,1610-1643) 开始。路易十三喜欢打猎,1607 年当他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在一处打猎旅行当中,他发现了一片森林。这个地方有高大的树木,满地的草丛,形成了天然屏障;远处传来市井农夫们的嘈杂声,伴随着野猪,山鹿的吼叫,路易十三诧异极了。

然而,这位法国国王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且一别竟十载。当他再度来此地造访的1617 年,他已经加冕登基做为法国的国王。他对这片有着天然屏障的地方,却是越发喜爱,终于在1623 年他决定在这里兴建一栋行宫,做为他狩猎下榻之处。这行宫正好位于宫殿与巴黎之间,往来两地都极为方便。一年之后的六月,在一次狩猎之后,路易十三第一次在这栋只有砖与瓦的行宫中留宿。这里,就是今日凡尔赛宫的前身。

或许这次留宿的经验,远不如豪华的宫殿舒适吧;1631 年时,路易十三世决定重建行宫,繁忙的施工开始进行,这个决定为今日的凡尔赛宫奠定了基本的根基。

凡尔赛宫从路易十三开始,到了路易十四世 (Louis XIV, 1638-1715) 子承父业,凡尔赛宫从砖与瓦的狩猎行宫,成为了国王豪华的宫殿。

路易十四世第一次造访凡尔赛宫是1641 年。那年天花在巴黎流行,三岁的路易十四世被父王送来凡尔赛宫避难,从此他就爱上了这个地方。这个以纵情于狩猎闻名的国王在位时,凡尔赛宫不断地兴建工程,路易十四不但将此地做为他的皇宫,还成为他的办公室。他将皇亲贵族,以及他的大臣们都带进宫里;在花园里设宴款待贵宾,在宫里接见国外使节等。此时的凡尔赛宫是彰显法国权力与荣耀的地方。

路易十六策马长鞭的英姿

路易十四世死后,凡尔赛宫曾被忽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路易十五 (Louis XV,1715-1774) 早年多半待在文森城堡,之后他回到凡尔赛宫,接续祖辈未竟事业继续建造凡尔赛宫;他在位时,建立了皇家歌剧院 (Royal Opera House) ,这时大型歌剧院在欧洲开始流行,而凡尔赛的歌剧院是当时欧洲规模最大的歌剧院建筑。继任王位的路易十六世 (Louis XVI,1774-1792) 一生多半在凡尔赛度过,歌剧院就是他迎取奥地利的玛丽安托瓦内特 (Marie-Antoinette) 公主的地方。

镜厅 (The Hall of Mirrors)

镜厅是凡尔赛宫最为有名的地方。镜厅原本只是一处敞开的廊子,它面向花园,在国王寓所于皇后寓所之间。寒冷恶劣的天气给来往两处的宫廷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凡尔赛的建筑师决定将这条长约 240 呎 (feet) 的敞廊,改建成为一条室内廊子。这一改变显然是成功的。这条通道,成为了凡尔赛宫最敞亮的标签。

镜厅从1678 年开始动工,1684 年完工。里面的装饰表现出了路易十四世以及法国在政治、经济、艺术上非凡的成就。长廊的一侧是镜子,另一侧是透光的玻璃窗。阳光灿烂时分,镜子中反映出花园的景色。十七世纪时镜子的原料及制作是很罕见的,从这里也另一方面表现了路易十四世在艺术工业上的过人之处。

长廊镜子的一侧,有十七个拱形的樑柱,每一个樑柱下镶嵌着一面由二十一面小镜子组合成的大镜子,这样整个镜厅的镜子,就高达 357 面。这个数字代表了当时法国在路易十四在位时的富饶景象。

欣赏了镜子,再来看镜厅的壁柱。壁柱均是由大理石建造,这样精美的工艺,让凡尔赛宫显得大气豪华。

这样美轮美奂的长廊,有它独特的功能。除了做为一条联系宫廷两旁的建筑的通道之外,每天等着朝见国王的王宫大臣们,还有各地的大众人们,都在此处等候觐见。偶尔此地也会做为宴会之用,1855 年法国国王在镜厅接见了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1896 年沙皇尼古拉斯二世 (Tsar Nicholas II) 曾亲临此处;1961 年美国总统甘迺迪也曾在次被法国国王接见。

最为人所知的是在1919 年六月二十八号,凡尔赛和约在这里签订,结束了长达四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镜厅因此被代进了世界的视角,被大众所熟知。

花园

凡尔赛的花园和宫殿一样惊人。法国历代国王们在建筑宫殿的同时,从没有忘记为凡尔赛宫建筑一座与之同等的花园。因此,花园的设计与建造,几乎是与宫殿同时进行的。当设计师拟定好了设计图,当时的路易十四巨细靡遗地过目每一项设计,可见他对花园的期待与重视。

凡尔赛花园非常大,即便是走马看花也要一个整天;且四季景色不同,真让人叹为观止。与宫殿最靠近的花园叫做橘园 (Orangery) ,橘园草坪的图案从高处清晰可辨,在夏天的时候花园内除了橘子树外,还有棕榈树 (palm tree),夹竹桃树 (oleander tree),石榴树 (pomegranate tree),和尤金尼亚灌木丛 (Eugenia bushes) 。不但草坪平坦,中间的小径也是干净整齐。走在其中心旷神怡。

除了橘园,花园内还有南园与北园以及步道,树丛等等。整个花园地区每一百年就必须重新种植一遍,以确保所有的植物,土壤等都处于年轻以及正值生命的绽放时期。

花园内陈设的室外大理石雕像,也是美不胜收,令人屏气凝神。

在公园内的雕像均由白色大理石制成,总件数不下 200 件,大理石花盆也有 150 件之多,冬天来临时为了防雪放霜,因此这些雕像都会包裹住或是迁移至室内。可见平日的保养维持工作有多么庞大。

Sleepy Ariane – Van Clève (1688)
拉托娜喷泉

喷泉与花园似乎是良伴。凡尔赛花园里就有好几座喷泉。阿托娜喷泉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喷泉面向宫殿,背对着那条人工挖凿出来的运河。在旅游旺季时,旅客每周有三次机会可以观看到喷泉伴随着音乐起舞,展现体态婀娜多姿的曼妙情景。

拉托娜喷泉是一组雕像群,故事描述一个希腊罗马的神话。拉托娜是阿波罗神与戴安娜女神的母亲,有一天她带着他们两人走到一个湖边喝水,然而当地的农民却不让他们喝水。因此愤怒的拖拉娜就将他们变成了青蛙和蜥蜴的故事。这座喷泉有四层,最上层是拉托娜的雕像,每一层都有青蛙的雕像。它们的口是张着的,还有几个人头蛙身的雕像,象征着从人转变成青蛙的过程。

繁华过后

凡尔赛宫是幸运的,在法国大革命时代,虽然人民迫使路易十六及其家人离开这里,但是这座做为曾经的皇室居所的宫殿,却没有遭到严重的破坏,两次世界大战的烟硝也不曾蹂躏此处。1833 年法国国王路易菲立普 (Louis-Philippe I,1830-1848)赋予凡尔赛宫另一个角色,就是将它 “贡献给法国所有的荣耀 (A Toutes Les Glorires De La France) ” ,做为一座展现法国绘画,雕刻等艺术的中心,同时也是法国全国民共同的文化资产。

洗净铅华的凡尔赛宫真的每一日都在向世人展现法国的荣耀。

文森城堡庄园

法国王权的象征

在法国封建时代,有一个王朝叫做卡佩王朝 (987-1328) ,王室喜好狩猎,并且一直在寻找一个理想的场所。直至路易七世 (Louis VII, 1137-1180) 时,在靠近现在的巴黎处,发现了一块被浓密树林屏蔽的地方,路易七世欣喜若狂,便决定在这个地方新建一个王室出外狩猎的下榻之处。他的儿子菲立普奥古斯特国王 (King Philippe Auguste) 时期将狩猎行宫整治为一个皇室庄园。那时的重要皇室宴会都在庄园里举办,是一个集皇室荣耀与权力于一处的地方。卡佩王朝结束之后,由瓦卢瓦王朝 (House of Valois) 接续,这时开始了与英国长达一世纪的百年战争时。此时巴黎不断挫败;国内民间暴动频传,因此约翰二世 (John II, 1350-1364) 便开始思考建筑一个巩固的城堡在巴黎附近,而他最好的选择,就是曾经是卡佩王朝狩猎行宫的那座旧建筑。

然而约翰二世并没有做多大的改变,直到他的儿子查尔斯五世 (Charles V, 1364-1380)  继续他的王位。历经苦难的查尔斯五世即位后就下定决心,要把城堡建筑得固若金汤,既能保卫他的土地,还能竖立法国的威信;更要是一个适于皇家生活的庄园。查尔斯五世对文森城堡的贡献最为卓越,在他期间,他建造了那座高 170 呎 (52 meters) 的烟火台,被有方形结构的坚固墙垒,结结实实地包围着。之后他又筑起了厚实的城墙将庄园巩固起来,并计划在庄园内兴建一座大教堂。

可惜查尔斯五世并没有看见大教堂的完成。由于这个工程耗费时日且所费不赀,所以直至他的去世,查尔斯五世都没能亲眼见到教堂的落成。将近两百年以后的文艺复兴时期,教堂在亨利二世 (Henry II, 1519-1559) 时代终于完成。

文森城堡有着很多的优势,除了浓密的树林成为一片屏障外,它也位居水上与陆地枢纽。虽然自中世纪后期开始,国王们逐渐地远离文森城堡,转而兴建更大更宽敞舒适的居所,然而在动荡不安的十六,十七世纪,这里仍是王室们最中意的避难所。

1682 年,在文森城堡居住的最后一位国王路易十四世 (Louis XIV) 决定搬迁至凡尔赛宫居住,虽然他偶尔会造访文森城堡,但至此文森城堡就彻底失去了作为皇宫的功能。继位的路易十五世 (Louis XV) 是路易十四的曾孙,他虽然曾在文森住过一段时间,然而,在1751 年时,路易十五世却在文森城堡里建立了一个军事学校。

美国独立革命成功后,让法国人们深受启发;他们开始对本国的王室感到不满。1784 年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世被迫将文森城堡关闭,那时有些人认为城堡是皇室压迫人民的象征。他们要求路易十六将城堡出售,或是彻底将它夷平。

庄园的后门。从照片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庄园的道路都是由石头铺成。典型的中世纪建筑风格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城堡并没有被出售或者夷平,反而成为了巴黎的火药库。有了大批的武器弹药囤积在此,使得文森城堡成为了一个军事据点。1815 年的巴黎战役 (Battle of Paris) ,那年巴黎被俄罗斯,奥地利等联军占据,进而目标文森城堡,但是却面对了坚决不弃守的法国将军皮埃儿多梅尼 (Pierre Daumesnil) 。

二战之前,文森城堡曾经是法军总参谋部总部的所在;二战时期曾被德军占领,直至1944 年。

至此,这个曾经是城堡,皇家庄园,军火库及军事单位的地方,终于迎来了和平岁月。十九世纪后期,法国将它视为历史纪念碑,并开始了修复的长远历程。因此就成为了现在我们所看见的,法国保存最完善的中世纪城堡之一。

你不知道的事
城堡的一楼阴暗潮湿,但三楼以上迎着风面则异常寒冷

中世纪的城堡,除了是王室的居所外,还有另一项功能,就是做为监狱。从十五世纪末的路易十一世 (Louis XI)  开始,法国的国王们就纷纷迁往城堡旁边的别院居住;因此,城堡的主要功能,就是关押达官贵人或政治犯。1574 年,那时尚未登基的亨利四世 (Henri IV) ,还有萨德侯爵 (Marquis de Sade) 等,都曾是这里的“居民”。

在这座城堡的各层,有的潮湿寒冷如冰窖,有的冬天得忍受强劲的冷风。城堡也经过刻意地整修以防止人犯自杀或逃亡。文森城堡就此被刻画为王室欺压专横的负面象征。

二次大战时期德国占领文森庄园期间,城堡就成为了德军羁押战犯的牢房。

城堡的建筑原本是用于军事用途,它的第四层楼是整个攻守的核心区域。德军占领城堡之后,将战犯集中在四楼,他们将四楼的墙壁凿孔,这样他们不但可以从任何角度来监视战犯,同时冬天的寒风可以从洞口吹入监狱里,让牢房更加寒冷。

文森城堡外围

战争远离后,如今的文森庄园被列为博物馆,被有计划的保护与修建。昔日的光芒褪去,灾难也同样远离,庄园内呈现一片祥和。这里的每一转,每一瓦,都有故事。它们可能从世纪初就在城堡里,也可能是昨日的修补留下的复制品;不论如何,文森城堡庄园依旧这样地耸立在巴黎市郊。

消失了的巴士底监狱

革命时代的巴黎

十八世纪是一个充满变动革新的世纪。1776 年美国为脱离英国殖民地的地位,开始了革命运动 (American Revolution) 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八零年代末期的1789 年,法国也追随其后,掀起了巨大的变革。此后十年之间 (1789-1799) ;路易十六的王权被推翻走入了历史,革命政府兴起;然而人们并没有得到更好的生活,反而陷于恐惧之中,直至拿破仑 (Napoleon Bonaparte) 建立了第一共和国 (the First Republic) 。

巴士底监狱 (Place de la Bastille)

1789 年的七月十四日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星期二,来回穿梭于巴黎市郊的法国绝大多数的市井小民仍然过着日常生活。然而在早上的十点左右,法国的历史瞬间起了更大的变化。

在巴黎市区的巴士底监狱前,聚集了大约有六百多平民百姓。起初,他们只在监狱前吆喝游行要求监狱守卫打开大门出来缴械投降。但示威者们不断地大声叫嚷,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后引爆了肢体冲突。疯狂的人们终于武力相向,他们开始用实际行动来拆毁这座象征王权的监狱。这场巴士底暴动 (Storming of Bastille) 终于揭发了为期十年的法国大革命 (French Revolution) 。

巴士底建立于1370 至 1383 年,查理五世 (Charles V) 在位之时。它原本只是一座碉堡,用来保卫巴黎之用。怎知到了十七世纪的纪路易十三世 (Louis XIII) 时,才用作监狱,关押一般罪犯和宗教罪犯,后来王室将政治犯也一并关了进去。这也让巴士底监狱从一个捍卫国家的角色,转变成为了令百姓痛恨的王室权力的象征。当枪支走火战争点燃的七月十四号下午,巴士底监狱注定了它在法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巴士底日 (Bastille Day),也就是法国的国庆日。

随着巴士底暴动,这座本来固若金汤的城堡开始被有计划地瓦解,从1789 年的七月十四号至1790 年的七月,用以建筑巴士底监狱的大块石头被送往法国各地,作为革命胜利的纪念品;而其中的一块石头被移到巴黎的一个公园里。巴士底监狱彻底消失在地表上。

巴士底广场 (Place de le Bastille)
七月革命纪念碑

反走过必留下痕迹。巴士底监狱在历史上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这么坚固的堡垒虽然没有留下残瓦,但是它曾存在的地理位置却仍然依旧。

现今的巴黎市分成二十个地区,旧时的巴士底监狱就占据了三个区。这个地方现在已经立起了一个纪念碑 (July Colum) ,以纪念1830 年七月二十七至二十九的七月革命。在这场战争中查理十世被推翻。

这个广场现今每日车水马龙,巴士底现在以这样的形象融合在巴黎人的生活中。觉得很愕然。

和法国大革命有关的监狱,还不只巴士底。我们下回再说。

古监狱

革命时代的巴黎

最早的古监狱 (La Conciergerie) 原本不是监狱,而是一座碉堡。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元五世纪,或是更早。在这么长的历史轨迹里,古监狱经历了中古世纪法国的辉煌,也走过了大革命时代的兵荒马乱。

塞纳河中央有一座船型的小岛,叫做西岱岛 (Ile de la Cite) 。这是法国的发源地。现今的小岛与塞纳河两岸以拱桥相连接。西岱岛在世纪之初就已经有游牧民族居住;高卢罗马时代,罗马人迁居于此,并在岛的东边建立了一座大教堂,这就是后来的巴黎圣母院 (Cathedral Notre Dame) ,在岛的西边建立了一个碉堡,这就是现今的古监狱 (La Conciergerie) 。后来由于法兰西的前几代王均在此地建立王权,碉堡经由历代皇帝整修,才有了现今的规模。而碉堡也就成为了集当时的权力于一处的荣耀之地。

玛丽安托妮特 (Marie-Antoinette) 的监狱单位

然而,从在十四世纪开始,在位的腓力四世 (Philip IV) 将宫殿迁往别处之后,古监狱就彻底丧失了作为皇居的功能,从而转变成为议会,及政治的领导中心。之后的查理五世 (Charles V) 进而将部分内部改成为监狱,将违法的王室贵族成员羁押在此。在法国大革命时,这座古监狱是革命法庭的所在,曾经羁押的犯人人数高达了2780 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Marie-Antoinette) 了。

这位前法国皇后在这里被羁押了76 天,被两名狱卒日夜看守着,没有任何隐私可言。

古监狱就位于塞纳河畔

虽然是一座羁押反革命分子的监狱,而法国大革命的宗旨是打到王权;但是监狱里面出现了很有趣且讽刺的现象。不管是革命分子;反对派,亦或是普通罪犯,任何人想要过得舒服一点儿,就要用金钱打点。监狱的监房有等级之分,贫穷的犯人就只能住在普通的牢笼,和数个犯人挤在一间窄小黑暗的房间,睡在稻草堆里;里面除了人以外,就没有其它物件。

监狱用的巨大的钥匙和沉重的手铐

这些穷人牢房还都不太一样,有些更令人胆战心惊。那时时回荡在黑暗走廊里的钥匙声,开启牢门时的尖锐低沉的锁声,还有那狗叫,士卒的吆喝;都让人毛骨悚然。

虽然贫富的终点可能都是一样,但是中间过程却有着天壤之别。达官贵人们的牢笼就舒服得多。他们住在单人间里,房内有简单的家俱;可以保留一些隐私。在他们的房间里,狱卒准许他们阅读书籍、写作、甚至接见访客。行刑前富有的犯人还能请画师给他们画下最后的容颜。

狱中的生活

从监狱的入口进去,隔着一小段黑暗的廊子的尽头是三间牢房。分别是,书记处,监狱管理处,以及卫生处。在被关进监狱前,犯人先向书记官报道,书记官的任务是核实犯人进出监狱的时间,掌握监狱实际人数。卫生处则是犯人离开监狱带向刑场的最后一站。在这里,监狱要为犯人作死刑的准备。他们把犯人的双手反绑在背后,无论男女,犯人的长发必须被剪短。这是为了让断头台的刀锋能直接铡在犯人的颈部,使犯人的头能一刀就落地。

监狱的管理是男女分开的。这里是女囚庭院。犯人白天可以在这里走动,这里也是犯人唯一一处见得到阳光的地方。女囚们在此互通消息和一同用餐;还可以在这里洗衣服。晚上七点到此日八点之间,犯人都必须待在自己的房间,士卒在关门前会告知次日审判的时间及内容。

通常犯人在监狱停留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在被抓捕后不久,犯人就被带道位于此地的革命法庭;那时的革命法庭位于监狱楼上。经过快速草率的听证审判后,就被羁押在监狱里,听候宣判。

宣判下达之后,监狱就开始执行死刑前的准备。狱卒就会押解犯人回到楼下的卫生处和书记处,为他们剪发。

时候到了,犯人容许和狱友们作最后道别,然后就得登上囚车,押赴位于协和广场的刑场。

古监狱那时不是一个行刑的地方,但是这里的血腥相信也不少。 一般人也都认为犯人在行刑前,很有可能都在监狱里遭到残酷对待。

断头台 (Guillotine)

法国大革命在历史上的确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那时法国人渴望一个公平工正的司法制度,因此他们攻击了象征王权的巴士底监狱,并释放了羁押的囚犯。这种理念很快地也在司法制度上反应出来:公开的审讯,犯人可以无偿地为自己辩护,且执行死刑的方式一致,没有社会地位之分。

1789 年间,法国的一位外科医生约瑟夫•伊格纳斯•吉约坦 (Joseph-Ignace Guillotine) 结合了绞刑等当时欧洲通用的行刑方式,设计了法国的断头台。他认为断头台的刀锋可以快速,精准地执行任务,并且减低不必要的杀戮及痛苦。后来他的姓氏被用来作为断头台的名称 – Guillotine。在法国大革命时,国王路易十六 (Louis XVI) 和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先后死于断头台上。

你不知道的事

古监狱外表气势宏伟,它拱顶挑高的天花板,以及歌德式的建筑于2006 年被世界遗产协会 (UNESCO) 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4 世纪法国国王迁居他处以后,这座宫殿就由国王钦点人选管理,这个职称叫做 concierge ,现在这座监狱已经成为一座博物馆。

巴黎之路 (La Rue de Paris) 是一条通往监狱的廊子,在它的两旁是陈列纪念品的场所。这条“巴黎之路” 并不是什么康庄大道。以前巴黎人称执行断头台的人为“巴黎绅士” (Monsieur de Paris),这条通道,很幽默。

虽然古监狱是一座开放的博物馆,但开放的地方相比较它的总面积,其实是极小的一部分。那么其它的部分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或者是现在都成了如何的面貌,我们无从得知。即便是它的展示的监狱,也多处是近代重建的。从五世纪法国的王朝开始到现在,古监狱还能顶立在原处,本来就是奇迹。

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然而痕迹会褪色,年代久远了,就容易模糊不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人类才会不断重蹈覆辙?

从电视荧幕到历史人物

小镇警长的传奇

在剧中,父子俩相依为命,关系融洽

上个世纪的六零年代,在电视荧幕还是黑白片的时候,美国有一部电视剧非常受欢迎,这部片名叫做 “安迪格里菲斯秀 (Andy Griffith Show) “;剧中讲述一个小镇的警长独自抚养儿子长大的故事。这部电视剧从1960 年十月三号首播,直至1968 年四月停播,期间历经了八季,总计249 集。在这八年里,电视传播科技的精进,使得电视荧幕从黑白转为彩色;因此这部剧集,从第160 集开始至最后一集,就成为了彩色荧幕,总共90 集。

 

电视场景

安迪格里菲斯秀的故事发生在美国某个叫做梅伯里 (Mayberry) 的小城镇。这个小镇民风纯朴,大型犯罪没有,但是小摸小偷的事件总会有。这个小镇的警长 (Sheriff) 叫做安迪泰勒 (Andy Taylor) 。安迪的家境简单,他和姑畢泰勒 (Bee Taylor) 以及儿子奥佩泰勒 (Opie Taylor) 一同生活。

巴尼是个喜剧角色,他和安迪是表兄弟,也是他的副手,然而巴尼却心心念念地想当警长,这个角色为这剧集添加了很多笑料

梅伯里是个小镇,所以警察局的人事也就相当精简,平日里面驻守的警员除了安迪警长,还有副警长 (Deputy Sheriff),也就是他的表兄弟巴尼法夫 (Barney Fife)  。这一个小家庭温馨融洽,电视剧里描绘了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对安迪养育奥佩的理念也多有着墨。这部剧集不但在它播出时受到欢迎,甚至后来也不断地在北卡的电视频道里被重播。不管是婴儿潮还是 Z 世代 (Gen Z) 的北卡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安迪格里菲斯秀。

梅伯里 (Mayberry) 小镇

和大多数经典的60 年代电视剧一样,安迪格里菲斯秀的拍摄地点,选在了阳光明媚的加州,特别是洛杉矶。最早的几季虽然是黑白片,但是加州的阳光藉由荧幕投射出来,让画面非常细致耀眼,令人对那个在某一州的梅伯里小镇充满了向往。

那么,梅伯里小镇到底在哪儿呢?

饰演安迪警长的演员,叫做安迪格里菲斯 (Andy Griffith) 。安迪在出演警长一角之前,也有几部受欢迎的剧集和电影;他于1926 年六月出生在北卡罗莱纳州的一个小城市蒙特艾里 (Mount Airy) ,高中毕业后,他离开了家乡前往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就读,并在那里完成了学业。安迪喜欢音乐,在大学时发现了自己对戏剧的热爱,毕业后就开始了他此后的演员及导演的生涯。

这样很自然地,全国的粉丝们以此认为在安迪格里菲斯秀里的梅伯里,就是以安迪的故乡蒙特艾里作为原型。他的秀走红以后,蒙特艾里的乡亲们与有荣焉,于是希望梅伯里小镇能在蒙特艾里重现。

安迪格里菲斯博物馆 (Andy Griffith Museum)

2009 年九月二十六号,蒙特艾里市在距离安迪的住处半英里之外的一片空地上,为他建立了一个博物馆。馆里收藏了最完整的安迪格里菲斯文物;呈现了安迪的成长,就学以及成就。

儿子奥佩泰勒喜欢钓鱼,警长爸爸常常牵着儿子的手带着他去钓鱼。父子俩肩上扛着自己的钓鱼竿,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下行走。安迪常常在这个时候教导儿子。这个画面在剧集中经常出现,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镜头。现在这个镜头被雕成了铜像立在博物馆门口的花圃上。

 

馆内展示的不只是安迪自小的成长过程,还有很多件在安迪格里菲斯秀中使用过的道具,以及剧集的照片。

电视电影文化反应了当代人的生活实况,从博物馆里的道具中,我们也可以一窥上世纪 60 年代的生活条件。

小镇重现

除了在剧集中使用的道具,安迪警长上班的地点,梅伯里警局,也出现了在蒙特艾里市的市中心。虽然在这仿建的警局里,所有物件也都是仿制品,但是警局的摆设,却是忠于原创。

在警局门口,可以发现许多块白色的正方形地砖,上面刻着在安迪格里菲斯秀里主要的几个人物名字。

在剧中还有一个加油站,是几个安迪格里菲斯秀里人物的工作地方。虽然这些建筑都是按照电视剧集的仿建的,但是这似乎完全不影响游客们的兴致。前面人行道上停放的警车,也丝毫没有违和感。这些仿制的警车 (Squad Car),在电视剧集中是安迪警长和副警长的座驾,在蒙特艾里市这里,是旅客们的导游。一车只能容纳三名旅客,价钱是每小时 50 美金。

蒙特艾里市还是梅伯里镇?

蒙特艾里市位于蓝山岭 (Blue Ridge Mountain) 的山脚下,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南方小城市。自从这里出来了一位名人安迪格里菲斯后,这里便不再安于平凡。

1989 年以后,蒙特艾里市开始改造市容,加入安迪格里菲斯秀的元素。现在贯穿市中心 (downtown) 的主街 (Main Street) 上处处都是以安迪格里菲斯秀为主题的商家。

Snappy Lunch 是街上最有名的午餐店。这家店从1923 年就开始营业直到现在。菜单上有热狗,汉堡及冷饮,都是极为普通的美式饮食。他们的猪排三明治 (pork chop sandwich) 在当地享有盛名,游客也慕名而来。 店家说在安迪格里菲斯秀中,有一次安迪警长就直白地道出他要来 Snappy Lunch 午餐。因此这家小店就此有了名号。

在午餐店的旁边是一家理发店。主人弗洛德 (Flody) 在安迪格里菲斯秀中是一个做事慢半拍,又常常心不在焉的人,但现实中的弗罗德本名叫做罗素 (Russel) ,他的理发店也不叫弗洛德理发店。1989 年本该退休的他,听取了友人的建议,将自己的理发店改成为安迪格里菲斯秀中安迪警长常常去的弗洛德理发店 (Flody’s City Barber Shop) ,从此生意兴隆。

至于蒙特艾里市为什么要成为那个虚构的梅伯里镇呢?或许当年的蒙特艾里市只是一个一般,普通的美国南方小城市,而成为了梅伯里后,就能飞上枝头了吧?

安迪格里菲斯效应

那么,对安迪来说,他真的对故乡有多少怀念呢?或許他已经不记得罗素曾经剪过他的头发;也不在乎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学校还没有提供午餐时,经常去Snappy Lunch 买汉堡热狗的事,在他的剧集里的小镇,可以在美国南方任何一个地方,当然也包括蒙特艾里市。

其实,安迪虽然在这里成长,但是自从他前往加州发展自己的演艺生涯后,就很少回来。在对他的一次访问中,安迪对记者说梅伯里镇只是剧作组为这部影集虚构出来的一个地方罢了。虽然最初安迪的确对这个虚拟小镇加入了些许来自己家乡的记忆,但是后来他逐渐融合了其它北卡小镇的元素,而使得这个虚拟的梅伯里小镇更符合剧情的构思,即一个美国的南方小镇。

1987 年他以另一部电视剧集荣获了 “杰出人物 (People’s Choice Award) ” 颁发的 “最受欢迎男演员 (Favorite Male Performer) ”奖。

2002 年北卡州将经过蒙特艾里市的一段公路改名为安迪格里菲斯路 (Andy Griffith Parkway) 并邀请安迪出席更名仪式。这是安迪在阔别了40 年之后,第一次携同妻子回到家乡。

第二次是几年以后,安迪二度回到家乡,这次是为了博物馆前的父子铜像仪式而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

安迪老年时非常低调,不希望受到粉丝们的追捧;由于自己身体的健康问题,安迪很早就将自己的身后事操办地清清楚楚。2012 年的七月三号安迪因心脏病骤世在他自己位于北卡东岸的寓所,享年86 岁。他去世之后的五个小时,家人就将他安葬完毕。没有瞻仰遗容,没有葬礼,没有人群,这就是安迪所要的。

安迪格里菲斯在有生之年受到了家乡蒙特艾里市的高度推崇。至今这个小城市仍然靠着他的盛名而吸引游客潮。他的传奇,已经写进了北卡的历史。

晶莹剔透的半月礁

半月礁 (Half Moon Cay) ,是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非常小的岛礁。它位于巴哈马首都拿骚东南 100 英里 (100 miles) 的水域 。它因为有一条 2.5 英里长的半月形海滩而得名。半月礁是美国嘉年华游轮 (Carnival Cruise Line) 集团购买的私人岛屿。1996 年,嘉年华的子公司荷美游轮 (Holland America Line) 以600 万美金的价格购买了这一座岛礁,从那以后,嘉年华投资了巨大的人力及财力开发这个岛礁,如今它是嘉年华旗下所有巴哈马航线的游轮的停靠站。

大西洋上的度假村

嘉年华游轮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巴哈马投资置产的企业。半月礁以前被称为小圣萨尔瓦多岛 (Little San Salvador Island) ,曾经是挪威游轮 (Norwegian Cruise Line) 的私人岛屿。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游轮的欢迎热度持续上升,多家游轮开始陆续效仿这个购置私人岛屿的致富秘笈。他们将岛屿作为自家游轮的停靠港,将它开发成为一站式的度假胜地 (resort) ,列为游轮行程中的一个消费旅游景点。因此旅客们消费,购物和餐饮都在自家地盘上;成功的方程式让大家都是赢家。

多彩多姿的活动

所幸半月礁没有让游客失望,各类形活动让人不知如何取舍。在露天的餐厅享受午餐后,来一杯平凉的酒精饮料;炎炎夏日一样安然自在。室外酒吧内提供的口味多滋多样的酒精饮品,颜色从温柔到火辣,周边的旅客几乎是人手一杯。这样当然是为了巴哈马的发展贡献财力。

游泳是岛上的重心。这里的海水清澈,沙质细致柔软;在海岸边戏水,游泳是很愉悦的体验。说是度假胜地 (resort) ,但是这里却没有高空划水或者水上乐园,但是 2.5 英里的海滩,美丽的自然景观远远超过了人工匠气。

半月礁有一个马厩,养了好几匹马。这些马等着载着游客们驰骋在大西洋海面上。想必因为这项活动需要的技能,并非任何人可得,因此马儿在马厩里显得很寂寞。倒是不远处的海水里,乘坐汽艇的人潮欢乐声不绝于耳。

与鱼共游

潜水是很新鲜刺激的水下活动,很受美国人喜爱。每年夏天都有很多人飞到世界各地的海域,享受水下或海底的世界。半月礁无疑地是个好去处。在这里,孩子们在指导员的教导下,慢慢地开始和黄貂鱼 (Stingray) 一起探索水下世界。 

我是一个恐水的人,不过眼见这样碧绿,晶莹剔透的海水,也可以揣摩一下游泳的乐趣吧。

当然,除了水上活动,坐上敞篷车,自行车游岛,或是徒步健行都是很好的选择。总之,半月礁的确是个值得一游的度假胜地。

幕后的真实世界

巴哈马虽然有很多岛礁,但是多半是不宜人居住的,半月礁也不例外。这座岛礁虽然是水禽 (waterfowl) 的栖息地,但是岛上的天然环境却无法让人类生存。因为没有新鲜水源,所以岛上没有游泳池及水上乐园,连饮用水都需要从岛外运输进来;因为土质无法生长农作物,所以所有的食物都倚赖补给。要自己架设电线发电,因此岛上不流行空调;通信设备还停留在旧时代,因此没有网络;在这个看似生气盎然的美丽小岛背后,是很庞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合作及经营。

据当地人说,石灰岩石是可以保留水分,因此巴哈马各岛上处处绿意盎然。但是少雨的气候,只有热带植物可以生长。这种土质,是无法种植农作物的。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巴哈马上千的岛屿,却只有31 座有人烟。

目前在岛礁上约维持着五十名的维修人员,所有其它的工作人员,餐饮服务,甚至导游司机,连同纪念品商店,都只有在有游轮停泊靠岸时才抵达岛礁。他们有些是游轮的工作人员,更多的是来自其它外岛的巴哈马居民。这些人在游轮抵达前乘渡轮来,游客走了以后,当天就乘渡轮返回居住的地方。除了定期轮班的维修人员,没有人会在这里多滞留一分钟,因为渡轮的往返是有时刻表的。

来到半月礁,绝对可以带回城市一船的回忆。然而,旅客留下的垃圾,却是另一个问题。人类是生命的共同体,别说半月礁在自家的天边,人类好与坏的痕迹最后总是会回到人类自己。

巴哈马国徽上有一枚海螺壳  (conch shell),它象征着巴哈马国四周海域的多样水中生物;而火烈鸟 (flamingo) 则是巴哈马的国鸟 (national bird) 。

巴哈马人的确强烈依赖观光产业给他们带来的就业机会,作为旅客的你我也都对巴哈马现代化做出了贡献。但是我想,这样美丽的旅游胜地,不也抚慰,舒坦了我们的心灵?这也是巴哈马对我们的贡献吧?

度假的天堂巴哈马群岛

这天早晨起个大早,五点左右太阳在海平面散发着温和的阳光。这是八月中旬,大西洋上空有些许乌云,我们的游轮即将要停泊在巴哈马的新普罗维登斯岛 (New Providence Island) ,很期待饱览巴哈马的热带风光。
巴哈马群岛位于大西洋海域,是一个由700 个岛屿 (island) ,2400 个岛礁 (cay) 组成的岛国。在这些岛屿及岛礁中,只有31 座有人居住,其它都是无人岛。这些岛屿散布在海洋中,总面积加起来,巴哈马的国土面积相当于牙买加。首都拿骚 (Nassau) 位于新普罗维登斯岛 (New Providence Island) ,是一个港口城市。拿骚港在同一时间内可以停靠三艘游轮。由于旅客在游轮起航时就已经核实过身份,以及安全检查,因此旅客出入港口是相当顺畅快速的。观光旅游业对这个岛国来说,是政府经济的重要来源。
巴哈马的每个岛屿所提供的自然生态及景观都各具特色,加之处于热带环境,因此提供给喜爱水上,水下运动者的一个理想去处。它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方,且英语是其共通语言,因此非常受美国人的欢迎。

君主立宪制

巴哈马的议会大楼,前面有尊伊丽莎白二世的雕像

巴哈马实施议会君主立宪制 (parliamentary constitutional monarchy),以英国王储为国家之首。 是一个以观光为经济来源的国家。它的国家名称是巴哈马联邦 (Commonwealth of The Bahamas)

巴哈马有着与美国相似的历史。在哥伦布 (Christopher Columbus) 及第一批西班牙人于1492 抵达时,这些大西洋的岛屿早就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住处。欧洲人抵达后,原住民就沦为奴隶;而随着而来的疾病也一扫原住民的生活地区,造成极大的死亡。

1718 年,巴哈马被英国人殖民。美国独立革命时,许多北方的保皇派纷纷逃离至加拿大,而南方的人则逃离至中南美洲一带,包括巴哈马。这些白人来到巴哈马之后,也开始开发大型庄园种植农作物,从事奴隶买卖等。不过1807 年开始,英国在巴哈马禁止买卖奴隶,1834 年,取消了奴隶制度。如此一来,巴哈马也就成为了美国奴隶们投奔自由的地方。至今,巴哈马人口中,非洲裔巴哈马人占了90 % 。

据导游说,警察单位通常是漆成绿色,代表巴哈马国旗上的绿色

巴哈马虽然有很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它任然相当年轻。1973 年从英国殖民地的地位独立成一个国家,至今不过五十年。他们依旧尊英国皇室为国家之首,最早是伊丽莎白女王二世,而现今是查尔斯王三世。英国皇室则指派人成为巴哈马实际上的管理者。

令人羡慕的社会福利
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巴哈马也有很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比如说生产时的津贴。但是,巴哈马人民的向政府所缴纳的各项税务,却是让很多发达国家都无法望其项背的。巴哈马人民不用向政府缴纳任何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甚至是投资所带来的利润也无需课税。还有房地产税,也是根据房地产的价值来加以课税,一般都在0.75 % 左右,如果房价超出五十万,所缴纳的房产税,不过是其 1% 而已。

这样好的政策,自然吸引了国外的富豪们。
之前谈过,巴哈马几千座岛屿中,多半是尚未开发的无人岛屿,这就为国外富豪们 提供了一个投资赚钱的好机会。他们向巴哈马政府买下小岛,再根据个人的投资目的进行开发。许多美国好莱坞的知名演员,如约翰屈伏塔 (John Travolta),尼可拉斯凯基 (Nicolas Cage) 等都在巴哈马拥有个人的小岛。
当然不可否认,这些富豪财团们的金钱贡献,将巴哈马变成了一个,某种形式的富裕国家。
在拿骚,有一个酿酒厂的兰姆酒 (rum) 特别有名。这家酿酒厂 (John Watling’s Distillery) 因为距离港口很近,因此许多 搭乘游轮来巴哈马的旅客,都会被带到此地参观。
酒厂的建筑始于 1789 年,也算得上是历史遗迹。在旅客进酒厂参观前,先献上一小杯自家酿出来的 Skylarkin 给
游客品尝。Skylarkin 是用椰子奶调出来的酒品,滋味清新爽口,非常宜人。

天堂岛 (Paradise Island)
天堂岛与首都拿骚市毗邻,是位于新普罗维登斯岛 (New Providence Island) 北边的岛屿。从拿骚港有两座桥可以直达,车程约十分钟左右。这两座桥,一座建于1966 年,而第二座则建立于1990 年代;可见巴哈马首都拿骚市的现代化也算是上个世纪末的事。据导游所说,天堂岛上没有医院,没有教堂,人们来此就是享受生活。
也的确是。

这里有清澈的海滩,游泳,潜水甚至阖家一起来此度假,可以享受水上乐园的刺激。来到这里,真不能错过的是去皇家酒店 (The Royal at Atlantis) 走一遭。

皇家酒店算是豪华等级的,虽然让平民百姓也能有机会享受宫廷般的居住环境,但是所费不赀。2022 年,英国王储威廉王子和王妃 (Prince William and Kate Middleton) 在他们的加勒比海之行时,就曾下榻在皇家旅馆。
巴哈马就是这样的一个由贫穷和富裕组合的国家。游客们为国家带来了财富,这些财富的确是改善了巴哈马人的生活。然而,在这些岛上靠观光客为生的人民,却是无法享受与观光客同等级的消费。
富裕与贫穷两者平行,没有交集,各取所需罢了。这好像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一样,是不是呢?

美食巴黎

法国餐在世界各地都享有盛名。虽然在美国纯粹的法式餐厅并不常见,但是不少菜肴已经融合于美式食物中。我们或许可以说,由于时代的演变,以及整个世界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相互融合,所以很难辨别某一种食物的真实起源地。

羊角面包 Croissant

这种面包在法国很普通的面包。可是羊角面包最初是起源于奥地利维也纳。1683 年维也纳被土耳其人掠夺,土耳其那时时奥图曼帝国 (Ottoman Empire) 的一部分,那天早上,当奥图曼军队准备要攻进维也纳时,被几个面包师傅洞察到了消息。那些爱国爱家的师傅们便将消息传递遍了维也纳,让家家户户能够充分准备,也因此保全了家园。

当他们驱逐了敌人获得胜利,欢欣庆祝的时候;面包师傅们特别将土耳其新月形状的国徽,做成了面包,用来嘲笑土耳其人的溃败。然而因为当时松软的面包烘培技巧尚未被发现,因此最早的羊角面包和我们现在吃的口感略不相同。在外形上,因而得名的羊角形状也渐渐消失了。

羊角面包流入法国则要归功于路易十六世的奥地利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Marie-Antoinette) 。当她嫁来法国时,行囊中装满了包括羊角面包在内的维也纳美食。法国人因而自此可以享受到羊角面包。

松饼 (Crepe)

这种松饼是一张很薄的圆形饼,和羊角面包一样,是法国很常见的早餐餐点。松饼里可以包裹巧克力酱,水果酱等等,也可以只是甜甜薄薄一张饼。松饼很大,需要折叠着吃。松饼也可以作为主食,上面放着肉类或其它配料,折叠着吃。这种吃法,和中国人的多种面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美国,早餐桌上的煎蛋卷  (omelet) 的做法和吃法也与法国的松饼类似。

松饼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但是不管如何,法国能将松饼融入寻常百姓家,可见松饼已在法国扎根,从哪里来就不是那么重要的了。在美国,松饼可不像羊角面包那样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用平价享受得到的。

焦糖布丁 (Crème Brulée)

这是一品众所周知的法式甜点。它的起源有很多说法,姑且听听这个来自法国的最有名的传说。

故事发生在法国路易十四时代。和中国的皇帝宫廷席一样,路易十四的晚宴也是丰盛奢华。焦糖布丁最初只是一道浓郁的热食奶油布丁甜点,放在宴席的最后。然而,据说当路易十四的弟弟,菲利普亲王 (Philippe d’Orléans) ,抱怨说他的布丁已经冷却了,失去了滋味。当时宫廷的主厨是法国知名的弗朗索瓦马西洛 (François Massialot) ,就将亲王的布丁表面重新烘培,致使布丁的表层温度上升,达到了温热的口感,但又不至于使整个布丁重复加热而丧失了新鲜浓郁的奶油味。结果烤焦了的布丁表层形成了一片爽脆的焦糖,搭配着微冷的布丁,效果出奇的美味;使的亲王赞不绝口。这就是后来的焦糖布丁,而弗朗索瓦马西洛这位法国烘培史上的大师,成就又添了一款焦糖布丁。

巧克力甘纳许 (Chocolate Ganache)

甘纳许是巧克力酱的意思。对现在的烘培糕点来说,甘纳许就是一种是很普通的,浇在一些蛋糕甜点上的巧克力酱。只是糕点的陪衬而已,可是在当初意外发现时,却让巴黎业界为之赞叹不已。

根据网络资料显示,甘纳许是在1850 年左右的法国,在意外中被发现的。过程极为简单,就是一个实习的厨师不慎将加热过的奶油,倒在了一个盛着巧克力的碗中。当场惹怒了主厨师傅;然而事后主厨在细细地搅拌那个巧克力碗之后,不禁露出微笑,进而喜上眉梢。

当然,甘纳许既然可以浇在各式糕点上,当然,也可以浇在巧克力上,让巧克力的风味更加浓郁饱满。这就是这张相片的主角。一块美味的巧克力,包裹在甘纳许之中。甘纳许使得巧克力块微软,这样的搭配,不但不觉得多余,反而增加了巧克力滋味的厚实。是一道很丰富的饭后甜点。

鹅肝酱 (Foie Gras)

吃动物的肝脏,并不是只有中国人如此,然而在中国人传统菜肴里面,鹅或鸭子的肝脏,则并不是常见的食材。最早以鹅肝或是鸭肝为食物的民族,是生活照一世纪以前的古埃及人。

由于鹅肝油脂高,因此不宜多食。这盘鹅肝搭配了两种果酱,添加了甜味同时也减少了油腻感

古埃及人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他们饲养的鹅,在冬天是会吃大量的食物,因此导致它们的肝脏肥大。所以古埃及农民也就开始食用鹅肝在他们的日常烹饪料理中。至于为什么古埃及人吃鹅肝,农民甚至强迫大量喂食家中饲养的鹅或鸭子,以求得肥大的鹅肝或鸭肝。在资料中找不到答案,不过我猜想或是那时候农民生活贫困,很难吃到味美的荤食;而鹅肝和鸭肝口感细腻,油脂丰满;对农民来说是唾手可得的佳肴。

一世纪以后,罗马人也学会了埃及人的这道美食,而他们更进一步地发现从喂食这些家禽的食物上添加无花果,就会使鹅肝以及鸭肝带有甜味,而且质地更加柔细。不过物极必反,强迫喂食这些家禽,严重地干扰了它们自然的饮食;和人类一样,不断地被逼迫,这些家禽感受到了巨大压迫感;虽然它们的肝脏的确被撑大了,但是品质确却下降。

当鹅肝鸭肝传到法国后,经过法国厨师的精心料理,鹅肝鸭肝成为了精品美食,是皇宫以及上流社会的表征。法国皇帝路易十六 (Louis XVI) ,以及大文豪大仲马 (Alexander Dumas) 都是鹅肝鸭肝的爱好者。至此以后,法国就成为了鹅肝与鸭肝的代言者。这些肝脏可以制成酱料,也可以切片享用。在现在的法国,质量高的家禽都来自悉心的照顾的饲养环境。

法式洋葱浓汤 (French Onion Soup)

这一层厚厚的奶酪底下,就是切成细长条状的洋葱

这种浓汤,是地道的法国食物。但是追朔它的源头,依然很有争议。有理论说起源于古罗马时代;也有人说第一次成就这道浓汤的是路易十五 ( Louis XV)。传说这位法国皇帝有一次出外打猎,回到下榻木屋时已是深夜。皇帝饥肠辘辘,但打开食物柜一看,里面只有些许洋葱,奶油以及香槟酒。皇帝就地取材,给自己做了一锅汤。

洋葱在旧时代的法国是很便宜的食材,能为平民百姓所接受。洋葱浓汤有很多种食谱,但它也是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的材料,比如说洋葱就是第一主角;少了洋葱就不能称作洋葱浓汤了。

不管如何,法国的饮食融合了周围各种文化,很难一刀切割说某种菜肴是地道的法国佳肴。但是很多食谱,确是在法国厨艺文化的雕琢下跃上世界舞台的。所以让它们代表法国说话,也是不为过吧?

繁花咖啡店 (Café de Flore)

喜爱历史的朋友,在经过圣日耳曼大道 (Boulevard Saint Germain),千万别错过进去喝杯咖啡的机会。

这家坐落于圣日耳曼大道上的咖啡店,里外都坐满了悠闲的人们;而相比之下,往来穿梭各桌的服务人员倒显得忙碌且急躁。虽然他们口口声声地向先生女士们道着谢,但他们快速的脚步,叫我也跟着紧张。

繁花咖啡的历史悠久,诞生于1887,从一开始它就是个人文荟萃的地方,许多当下的艺术家,作家等等文人雅士都喜欢在此聚集。

听说这里的 Coffee Crème 是最有名的咖啡,而我在巴黎是绝对不会错过的甜点,就是焦糖布丁。

虽然科技拉进了人们的距离,因此很多名家美食都已经超越了区域的限制,但是有更多的成分是无法输出拷贝的,这一点,就让我很难理解。比如说马卡龙 (Macaron) 就是典型的例子。

每一个国家或民族,果真有着外人无法窃取的精髓。

 

讲好可口可乐故事

序幕

1861 的四月,美国的南北战争开始在美国掀起了漫天的烟硝。这时候,有一位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立即投效了南军,开始了驰骋战场的岁月,这年,他正值三十岁。他的名字叫做雅各潘博顿 (Jacob Pemberton)  。

乔治亚州又称为桃子州,(peach state) ,桃子是他们的 ”州果“

潘博顿生于乔治亚州  (State of Georgia) , 也终于乔治亚州,可以说是一个地道的乔治亚人。他的学习能力强,尤其对化学更有天分。潘博顿十九岁那年就从当时的医学院毕了业,并取得了药剂师的资格。他曾经有短暂的时间做过外科医生,之后便在乔治亚州的哥伦布市 (Columbus) 开了一间药房。

 

在战争中死亡的南军士兵,在南方仍有人纪念

1865 年四月,眼看战争就要结束了,这四年的抗争以及满目疮痍的家园土地,全美国人都期盼着和平生活早日来临,潘博顿也不例外。然而最后一场与北军的在乔治亚州的哥伦布市的战争,却异常猛烈,甚至形成了两军对峙的肉搏战。而潘博顿也在此次战役中被军刀砍伤胸部。虽然之后他被授予了中校的官阶 (lieutenant colonel) ,但这严重但没有致命的一刀但却让他以后的人生沉浸在痛苦之中。这可说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打击。

潘博顿以前是医生,后来的职业生涯是药剂师,因此他很容易就可以取得各种药品。由于身体的刀伤不断的折磨着他,潘博顿就开始使用鸦片来抑制缓解疼痛。 时间久了,身为医生的他,也知道鸦片所带来的伤害及后果有多严重,因此这个化学天才就开始积极的研究另一种较为安全的药剂,一种既能止痛,又不会导致服用的病人成瘾的安全药剂。从这里开始,潘博顿的生涯开始完全不同了。 

有人说,化学靠得就是运气 (Chemistry is all about getting lucky) ,您同意吗?

很多美国人都知道,1800 年代至 1900 年代,药局就是碳水饮料的摇床。可口可乐如此,后来的百事可乐也如此。

可乐的诞生

看着潘博顿极力想摆脱吗啡的控制,一位医生建议他使用古柯碱 (Cocaine) 来取代吗啡。这给了潘博顿很大的亮光,因此,1885 年他在实验的配方中加入了酒精 (alchol) 、古柯叶 (coca leaves) 和可乐果 (kola nuts);他的第一项发明因而诞生了。潘博顿给它取名为法式可乐酒 (French Wine Coca) ,并放在他的药房出售。他的广告宣称可乐酒可以缓解头痛 、胃酸胃痛 、甚至诸如抑郁症等心里疾病。此时南北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了二十,但是在南方仍有很多幸存的战士因为战争的阴影而患上了抑郁症等心里疾病。

早期的可乐贩卖机

可是不久之后的1886 年,在乔治亚州计划通过禁酒令时,潘博顿不得不调整他的可乐酒配方,试图将里面的酒精成分去除。使法式可乐酒成为不含酒精的饮料,可以继续合法销售。他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并请友人帮忙试喝。有一次他意外地将碳水加进了糖浆里,却发觉它异常地好喝。 潘博顿先前的担心瞬间一扫而空,少了酒精,可乐酒就成为了可乐 (Coca)。

1886 年的五月八号,潘博顿很兴奋地带着他的新发明一路狂奔至他那时位于哥伦比亚市的药房,开始提供客人试喝,出乎意料地,所有试喝的人都对可乐赞不绝口,他们给于的评价都是好喝,清新。潘博顿备受鼓励,因此决定将可乐以碳水化合物饮料,而非药剂的方式,放在药房的饮料贩卖机上出售。一杯五分钱 (5 cents)。后来他成立了自己的事业,潘博顿化学公司 (The Pemberton Chemical Company) ,专门销售可乐。这家公司最后更名为可口可乐公司 (Coca-Cola Company) 。 

1886 年五月八号因而被定为可口可乐的生日。

可口可乐登上舞台

罗宾森画像

可乐爆发性的胜出,让它出现在亚特兰大报纸的机率增加,人们开始注意到这款独一无二的饮料。这时潘博顿化学公司的合伙人都认为应该赋予可乐一个新的名称,经过讨论,最后大家都同意采纳潘博顿的会计师弗兰克罗宾森 (Frank M. Robinson) 的提议,将可乐改名为可口可乐 (Coca-Cola) ,同时由罗宾森用其独特的书写方式,将可口可乐的商标勾画了出来。

罗宾森认为可乐的主要原料是古柯叶 (coca leaves) 和可乐果 (kola nuts) ,因此就用这两种原料名称来作为饮料名。第一个字 Coca 来自古柯叶,而第二个字 Cola,是将可乐果的 K 开头字转换成 C 开头字;就形成为了 Coca-Cola 。

最早期的可乐口味,以这些最为畅销

虽然在1903 年时,可口可乐已经将古柯碱 (Cocaine) 从配方中剔除;但在这年之前,每一杯可口可乐都含有大约 9 毫克 (milligram) 的古柯碱。可惜这项新发明和不懈的努力,并不能达到潘博顿最初的目的–缓解痛苦。可口可乐只是一种饮料,无法替代吗啡来缓解刀伤的痛苦,于是潘博顿仍然继续使用吗啡,以致成瘾。

英雄长眠

当潘博顿发明了可口可乐时,他就深信它将会成为一个领导品牌。可惜潘博顿没有机会见证可口可乐的成功。除了长期受刀伤后遗症之苦,后来他又罹患胃癌。在他人生最后的几年里,可口可乐的销售量不断上升,但是他却疾病缠身,而且一贫如洗。为了支付他那日渐增多的吗啡消费,他逐一地出售了可口可乐商标专利。他本想为他的独生儿子查尔斯潘博顿 (Charles Pemberton) 留下一些资产,可惜查尔斯和他一样染上鸦片无法自拔;因此潘博顿临终之前,将他手上的最后一点商标专利,以 300 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另一位亚特兰大的药剂师阿萨坎德勒 (Asa Griggs Candler) 。

潘博顿于1888 年八月与世长辞,享年仅57 岁。他的儿子查尔斯在他父亲死后花费了所有家产,最后甚至出售他父亲的可口可乐配方。在鸦片的腐蚀下,查尔斯潘博顿在他父亲死后的第六年,也随之而去,留下了身无分文的潘博顿的妻子。

这种穿着与发型,还有那辆老爷车,就是一个年代的表征

坎德勒是一个非常有抱负的企业家,虽然当年他从潘博顿手里买来的只是一小部分的专利,但以后几年里,他逐渐收购了其它人的部分,最终完全持有了可口可乐公司的商标专利。而他,阿萨坎德勒,却也是可口可乐能领导世界饮料业的最大推手。他的行销广告策略,让可口可乐等同于美国文化。

鸿图大展

坎德勒初次试喝可口可乐的时候是在1887年,他第一次尝试就对可乐的口感赞不绝口,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个饮料将会广受欢迎;因此,原本只持有部分可口可乐所有权的坎德勒,就下定决心要收购其他人的所有权。后来在1892年,可口可乐公司在亚特兰大正式成立。他的远见卓识和勇于创新的作风,为可口可乐公司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业界拔了头筹。

坎德勒最初仍沿习潘博顿的做法,用试喝来推展品牌,但他做得更有企图。他印制了大批的折价卷,并散发到各地,吸引人们拿着折价卷到各地药房换取一杯免费的可口可乐。在当时,折价卷完全是一个崭新的尝试,在1920 年时,每九个美国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喝过用折价卷换来的可乐。

坎德勒也深知,在那个物质不算充裕的美国社会,平价的、一般人都负担得起的消费是销售的关键。因此,之后的五十年里,一杯可口可乐的价格,一直都保持在5美分 (5 cents)。

坎德勒对市场行销的确有过人的见解,他不希望可口可乐只停留在饮料的选择,他还要把可口可乐带进全美国人的生活、家庭中。他也的确是做到了。可口可乐的商标在任何场合都陪伴着美国人;书签、开瓶器、削铅笔机显而易见;更别说女士们用的镜子,男士们用的皮夹、钥匙链等等。

品牌的大跃进

第一任总裁坎德勒不仅在推销产品不遗余力,他在品牌的提升上,也非常能勇于突破。对于这样的一个企业家,当然吸引了不少有创见性的策士。果然,在1899 年,机会敲了门。那时有家瓶装公司请了两位律师,前来游说坎德勒,说如果他把可口可乐装在玻璃瓶中,他的销售量更会上升。眼界开拓的坎德勒,倒还没有这种想象力,但是他没有拒绝。因此,以一块美元的价格,授予了那家玻璃瓶制造商许可。结果不出所料,瓶装的可口可乐受到了美国人疯狂的喜爱。从此以后,人们就可以将可口可乐随手带着走。这种便利性,无疑地这又是坎德勒的一项傲人的行销成绩。

随着产品的脚步越走越远,坎德勒为可口可乐制定了一套制度,换句话说,就是所谓的产销制度吧。这套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可口可乐装瓶的生产线,必须先从可口可乐本公司购买浓缩的糖浆,在装瓶之前在当地加其它的原料,如水,甜味剂 (sweetener) ,然后装瓶之后,送往各地的经销商。

这个制度,为可口可乐日后的产品的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5 四月,另一波革命性的大跃进又推起了浪涛。可口可乐瓶装公司联合会发起了一项征求瓶装设计的活动,由联合会提供 500 美元的奖金,来选拔最能表现可口可乐瓶子, “如此与众不同,即便是在黑暗中,也能用触摸来识别,即使碎在地上,也能认出。” (bottle so distinct that you would recognize if by feel in the dark or lying broken on the ground.)

这项活动的英雄帖发至全美各个瓶装公司,最后由在印第安纳州的一家公司夺冠。这家公司的设计灵感,是来自可乐豆的形状,几番设计和脑力激荡,这家瓶装公司设计出来了可口可乐标志性的玻璃瓶。1916 年,可口可乐的新包装问世,1917 年,这个瓶装设计申请到了美国的专利,成为可口可乐的注册商标。

不分贫富贵贱

任何企业都难逃高低起伏,可口可乐也不例外。在第一任总裁坎德勒时期也曾经历低档岁月。坎德勒退休之后,1919 年可口可乐易主,新掌舵欧内斯特. 伍德拉夫 (Ernest Woodruff) 一接手,就面临着财务状况不佳,销售量下滑等等考验。不过这些都证明了可口可乐能走向世界,全在于卓越企业家的见识。伍德拉夫立下展望,他要可口可乐能让所有美国人都触手可及 (with an arm’s reach of desire) 。他调整广告诉求,从口味的独特性,到可口可乐是欢乐人生的最佳良伴;伍德拉夫要全美国人,不分社会阶级,都能共同享受。

果然,1950 年代开始,非洲裔美国人开始在广告出现,五零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美国少数民族的脸孔已经在可口可乐广告上出现。每一个喝着可口可乐,在美国土地上生活的人群,都能从其广告上得到认同。这是很了不起的眼界。要知道,虽然美国黑人男性在 1870 年的宪法修正案第十五条通过时获得了投票权,然而美国各州却设立各种障碍来阻挡非洲裔的美国男性参与投票或从事政治活动。

而非裔女性的投票权,却是在 1920 年时才被宪法所保障。在美国早期这样一个种族对立的社会,一瓶可口可乐在手,让贫穷富贵,黑白肤色,地位阶层都不存在。可口可乐人人喝得起,消费得起,同时可口可乐对每一个人都是触手可及。就是这样的企业胸怀,让可口可乐很顺利地为全美国各地的人们所接受。

1927 年开始,可口可乐的广告从平面进入了有声时代,随着留声机的普遍信息开始一日千里。此后的几年里,可口可乐赞助了数不清的音乐活动,艺文演出,体育赛事;他们的广告视野绝不是宣告世界的黑暗和问题,正恰巧相反,可口可乐的广告里,传递了欢乐,和谐以及相互拥有的美好回忆。

在我很年轻的时候有一首歌深深触动了我的心。虽然年岁较长以后就逐渐淡忘了,但是在整理可口可乐材料时,它又隐约在耳畔响起。你听过这首歌吗?“ 我想给全世界买一瓶可乐” (I’d like to buy the world a Coke) 。 这首1971 年在意大利山丘上录制的广告,瞬间收获了全美国人的心。视频中不同肤色的人们,手中握着同样的可口可乐,歌声传递了歌者想要给这个世界一个有充满爱的家,门前有苹果树,蜂蜜还有一瓶可口可乐。这个时刻,可口可乐已经不再是“只是一种苏打饮料,” 它是爱,歌声和和谐的信使。

走向世界

1939 年二战爆发,对可口可乐而言,这是他们作为美国形象的重大考验。然而可口可乐却坚定地和美国部队站在一起。那时候,总裁伍德拉夫就对外宣称,任何一个军人,在任何一个地方,同样都能用5 分美元买到一瓶可口可乐。就这样1943 年,在艾森豪将军 (General Eisenhower) 的请求下,可口可乐将64 座整条生产链用船运到了欧洲,非洲以及太平洋任何一个美军作战的前线。

直到战争结束,总共有五十亿瓶可口可乐在战场上陪伴美国士兵,而每一瓶可口可乐,只不过 5 分美元。

这就是可口可乐令人敬佩的家国情怀。也就像总裁伍德拉夫所说,可口可乐不计任何代价也要让在战斗前线的美国士兵,能享受 5 分钱的美国饮料。

那么,可乐喝完了,瓶子肯定很费功夫处理吧?绝不,据说当地的士兵们将可口可乐的空瓶挂在棕榈树上,形成了一道玻璃绝缘墙,用来保护曝露在外的电线。

伍德拉夫大概不曾想到,二次大战的不计成本地贡献,却也换得了可贵的财富。那就是让可口可乐走向国际。二战结束后,台湾地区由于有美军驻守,因此可口可乐于 1957 年进入台湾地区,让美国军队能等同美国国内,能享受可口可乐。

对于作为一个外商,可口可乐深知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如何取得最大限度的平衡。所以每一个地区或国家,可口可乐都推出了符合当地口味的可口可乐产品。在位于亚特兰大的博物馆中,游客可以品尝多种不同地区的饮料。在可口可乐位于拉斯维加斯的门市部,能尝试更多“国家”的味道。这些不同配方的可乐,被有系统的包装在一个个塑料杯中;十种口味为一盘出售。根据塑料杯摆放的位置,还有相对的单张介绍国家地区。

美味畅饮 (Delicious and Refreshing)

1948 年,可口可乐第一次从上海登陆了中国市场。那时候,可口可乐的名字是 “蝌蚪啃蜡” ,不但颜色不好看,连名字也特别奇怪。起初不为国人所接受。好在第二年时可口可乐公开征求译名,结果由一位在英国的上海教授以 “可口可乐” 打败所有对手。然而,当 1950 年美国撤出大使馆时,可口可乐也与之一并回了美国。之后近三十年可口可乐在中国销声匿迹。

中国的汉字,出现在可口可乐的家族中。

1978 年底,随着中美第二次建交,可口可乐也重返中国市场。这一次回归,可口可乐是很慎重的。为了保持水源的清洁,可口可乐在北京建立了当时最先进的净化水的装备。北京提供了一座厂房,可口可乐带入中国整套系统的装瓶生产线。

和在其它国家的经营相同,可口可乐二次回归后在中国也深深扎根。他们有一种很了不起的理念,就是“在这里,在乎这里”;可口可乐为中国市场提供了99% 的就业机会,他们的原料也高达98% 是本土采购。

除了在中国大陆地区,可口可乐在台湾,香港以及澳门等地区,都有当地公司。

奥运的伙伴,世界的可口可乐

1928 年可口可乐进入了奥林匹克时代,成为奥林匹克最长久,合作范围最全面的伙伴;至今将近一个世纪。可口可乐不仅参与冬,夏季奥运,残障奥运,也赞助了二十多年的奥运圣火传递 (Olympic Torch Relay)。 

1996 年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可口可乐的故乡,美国乔治亚州 (State of George) 的亚特兰大 (Atlanta) 举行。为尽地主之谊,可口可乐在当年举办了一项极富创意的活动。他们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用可口可乐的瓶装来展现本国文化的精髓。结果他们收到了 75 件作品。

这些作品,在德州的达拉斯机场展出几件,但多半仍存在于亚特兰大市的可口可乐博物馆中。

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也是如此。几位中国的艺术家协力合作,他们在铝制的可乐瓶上,创作出了八瓶蕴含中国色彩,也表达全世界的地球人齐聚北京的欢乐景象。可口可乐趁胜追击,2012 年出台了意大利版的 “潮流献礼 (Tribute to Fashion)” 系列。

领先的可口可乐

虽然现今的时代,由于饮料的选择繁多,因此可口可乐无法像以前一样独领风骚,然而他仍然执业界之牛耳。美国的众多饮料中,无产品能出其左右,可口可乐已经无处不在,尤其在国际的盛事,可口可乐已经俨然是美国文化的代表。 它与美国兴衰与共的历史痕迹是其它品牌无法超越的,这就是可口可乐的创业前辈们的初衷。可口可乐已经超越了“只是一种饮料” ,的初级阶段,它是很多身份的代言人,但是不论可口可乐是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它,就是欢乐,和谐的代名词。

这种带动欢乐的魅力,是可口可乐一以贯之的信念。

穿越死亡谷

美国加州东部的一大片沙漠中,有一个山谷叫做死亡谷 (Death Valley) 。这个死亡谷不但没有死亡的阴沉,反而是一个生意盎然的国家公园。

1848 年美国加州发现了黄金,至此以后,大批的美国人就开始携家带眷地从东岸迁移到加州。尤其是在1849 年,垦荒队伍蜂拥而至;这就是美国历史上人们耳熟能详的加州淘金潮。那时候来到加州淘金的人,统称为淘金客 (’49ers) 。

然而去加州淘金在那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1849 年最普通的交通工具,就是马托着的敞篷车 (wagons) ;这种车不但速度慢,而且无法适应极端的气候。淘金客们想要抵达加州,就必须穿越美国西部的那一大片沙漠地带,以及环绕沙漠四周的高山峡谷。

历史上记载那年十月,一队有 107 辆的敞篷车队从犹他州的盐湖城 (Salt Lake City) 出发,沿着传说中的 “ 西班牙小道 ” (the Old Spanish Trail) 而行。后来有人发现了一条近路,可以减少约 500 英里 (miles) 的旅程。因此 107 辆车队在此分道扬镳,一小部分人决定继续沿着西班牙小道,由杭特队长 (Captain Hunt) 带领;而大部分的人则选择了抄近路。这两队人分别的地方即是现今的犹他州 (State of Utah) 的安特普瑞斯市 (Enterprise) ,后来在此地建立了一座建筑,用以纪念杰佛森杭特队长 (Jefferson Hunt) 及这件历史轨迹。

单一的空旷景色,确实容易迷失方向。如果又逢暴风雪,那就更危险。

话说抄近路的那队车队,后来又分成两队前行。然而他们的命运相似,都在路途中遇到大风雪,不约而同地进入了广大的,现今的死亡谷。有一队在圣诞夜那天抵达了死亡谷附近的佛南斯河 (Furnace Creek) ,而另一队则没有那么幸运,他们一路上车图劳顿,牛马无力赶路,马车也残破无法前行;因此他们决定宰杀了带来的牛,并用拆毁敞篷车,用来生火将牛肉制作成牛肉干 (jerky) 。

经过千辛万苦,他们终于穿过了死亡谷,当他们走出沙漠,看到希望时,有人转过身对着沙漠大声喊着说,“再见了,死亡谷” (Goodbye, Death Valley),这就是死亡谷名称的由来。死亡谷虽然可怕,然而这一队人,只有一个人在旅途中死亡,其余的人都在先后穿越了加州东部的莫哈唯沙漠 (Mojave Desert) ,抵达了三藩市 (San Francisco)。

沙漠的形成

死亡谷是一个沙漠谷,它位于美国加州东岸,与莫哈唯沙漠 (Mojave Desert) 以及大盆地沙漠 (Great Basin Desert) 接壤。它的四周被大山环绕着,冬天时候从太平洋形成的风暴或气流向美国大陆运行,当风暴抵达被死亡谷西侧的大山挡住,因此水气与冷空气上升,为死亡谷西侧的山脉带来雨水,并在山尖上铺盖了皑皑白雪;然而当云层越过了山脉抵达谷中时,水气已经消失。死亡谷与太平洋之间隔着重重高山,潮湿的水气每经过一个山谷,水气就减少一些,直到抵达死亡谷。

不过我们抵达时是年底,所以幸运地避开了高温酷暑

不仅被大山环绕,死亡谷低于海平面的地形,成就了它的高温。死亡谷低于海平面 282 英尺 (feet),高耸山脉就如一堵墙,不但阻隔了水气,同时也让热气无法挥散出去,一直凝聚在山谷里。在夏天时候,死亡谷是地表上最热的地区;1913 年,在(Furnace Creek) 游客中心的气温高达 134 华氏度,相当于 57 摄氏度。

这样极端的区域,还会有人常年居住在此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个沙漠从古至今,就不乏人迹。目前这里有三百多人以此地为家。他们多半是国家管理处的职员,或是附近地区旅馆从业人员。

死亡谷之最

死亡谷有三之“最” ,最热,最干燥,北美洲最低的地方。

我们知道 1913 年沙漠的气温曾高达 134 华氏度,不但如此,那年夏天曾经连续五天都持续着当时地球上的最高温。这项纪录目前还没有地方能超越。现在地球上的气温暖化,因此不难想象死亡谷的夏天温度会更加攀升至极端,同时高温的时间也会拉长。

说死亡谷到底有多热?看看这些数字。

这样的高温不断烘烤地表,死亡谷也是美国全国最干燥的地方。这里的年平均降雨量低于两英寸 (2 inches) ,有几年甚至整年没有下雨。有人说在夏天的时候,即便是坐在遮阳处,一个人一天也可以蒸发掉两加仑 (gallon) 的水分。全球气候的暖化,相信很快地零年雨量将会成为新常态。更令人忧心的是,连高山顶上的积雪,也都要减少。

死亡谷之中,有一个盆地叫坏水盆地 (Badwater Basin) ,这个盆地低于海平面282 英尺 (feet) ,是北美洲最低的地方。这个数据,是在 1861 年由一位加州的测量员首先提出。对十九世纪的美国人来说,一个距离海洋几百英里之遥的沙漠平面,会低于海平面,这个发现不但令人难以想象,更令人捧腹大笑,嗤之以鼻。然而测量出来的数字,真就证明了死亡谷位于北美洲的最低端。

壮观又一望无际的盆地美景显示了大自然的无上的,至高的力量

坏水盆地顾名思义就知道这里的水是坏的。最早发现这个盆地的探查员,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地方有水可以供他的驴子喝水,但是因为水里的盐分太浓而无法饮用。这个探查员因此给这个地方取名为 “坏水” 。

坏水盆地因为地势低,因此汇集了周围高山流下来的雪水和雨水。一路冲刷着所经之处的岩壁,并顺着水流带到了坏水盆地。水蒸发了以后,留下来的就是盐分。

因金矿而富

美国加州西部的广大沙漠地带,不是一天或者一年而形成。然而十九世纪以前的人并不认为沙漠地带具有任何价值。那时候美国人对于美丽的自然景观只限于翠绿的山峦,清澈的湖泊。然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沙漠终于获得了人们的青睐。因为地底下出现了金矿。当1848 年金子第一次被发现时,人们就携家带眷跨越加州那片一望无际的沙漠。1849 年淘金客人数抵达了顶峰。

这片看似了无生趣的沙漠到底蕴藏了多少财富?正确答案无人能知,但是在死亡谷的鬼城 (Ghost Towns) ,却可以让我们一窥端倪。当金矿被发现之后,很快地就吸引了淘金客在该地聚集。因此一个小型的城镇就因缘而生;然而当金矿关闭的时候,淘金客们便很快地带着家眷细软离开该处,转向其它矿场。一个又一个因金矿而繁华昌荣的沙漠城镇,就成为了荒废的鬼城。

这栋三层楼建筑是一栋综合性的商业大楼。当年花费了 90,000 美元建造。是镇里废墟当中最著名的标志

死亡谷附近有多处鬼城,其中死亡谷旅游团常去之处是流纹岩镇 (Rhyolite) 。这个城镇曾经是死亡谷中最大的城镇。在它最辉煌的时侯,从 1905 到1911 的六年间,人口约有五千人至一万人之谱。城镇中的生活机能完善,2 所教堂;8 个医生;2 个牙医;18家商店和 19 家旅社。难以置信的是,这里还有 2 个委托人,通常是为人办后事的人,以及一家股票交易所。社会结构完整地令人难以想象。

从它最标志性的那栋摩登三层楼建筑,可见当时的繁荣景象。这栋大楼地下室是邮政局,一楼是银行,二楼及三楼是其它商业单位。证实了史料上说当时的人们社交活动频繁。各种球队竞赛,游泳比赛,文化活动及音乐活动就如现今的美国人生活一般。

富的欲望不仅仅驱使着住在东岸的美国人,连带联邦政府也加入这批开垦沙漠的浪潮,他们先后在1861,及1891 年派遣两组探险队来此查看。1891 年的工作队阵容尤其坚强,这支由各个科学领域学者组成的队伍收获丰富。他们在沙漠六个月的停留中,收集了很多沙漠品种的植物,以及发现了在沙漠生活的生物。

国家公园的成立

在十九世纪时,美国人认为高山流水,瀑布山谷才有自然美景。直到 1920,甚至 30年代,才有人开始将目光转向豪迈粗犷的沙漠地带。干燥酷热的死亡谷魅力,吸引了充满好奇的旅客前来一探究竟。

旅客服务中心是公园里所有资源的集中处

在成为国家公园之前,矿工及矿产公司已经为死亡谷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这些矿场的主要目的是死亡谷里的硼砂。为了运输硼砂,以及其它物资及人力,矿产公司结合铁路工程公司修建了铁路以及道路。当死亡谷硼砂开采的利润开始走下坡之时,聪明的企业家们开始将眼光转向旅游。当时在死亡谷居于领导地位的太平洋硼砂公司 (Pacific Coast Borax Company) ,就将他们工业用的铁路修建成运输旅客,给旷工居住的建筑整修成客栈。而且建议联邦将死亡谷划成国家公园,可以更好地保持着这片土地。

事就这样成了。1994 年,死亡谷正式成为了一个国家公园。而这个国家公园是美国在北美洲的四十八州中,最大的国家公园。

后来证明这个转变是极具智慧的,因为死亡谷保存了 100 多年的美国矿场历史。而且它的轮廓分明,在地质学上也极具研究价值。更别提及那些在死亡谷才存在的生态植物等。这些都是无形的宝藏。比如说坏水盆地,在盐分如此高的地理环境下,也有它独一无二的生物存在。此外,世代以此为家的美国印第安人提必沙部落 (Timbisha Shoshone Tribe) ,他们的生存年代也可以在死亡谷地区追朔的史前时期。这无疑让美国的历史拉长不只好几个世纪。

说到矿场历史,死亡谷有好几处值得一睹,其中扎布里斯基平台 (Zabriskie Point) 就是一处观赏日出,日落的地方。扎布里斯基曾是太平洋硼砂公司 (Pacific Coast Borax Company)  的总裁。

平台的地形,除了火山的爆发力,同时雨水的冲刷也造就了一处景点,却有截然不同的景观。这条羊肠小径能通到何处我不清楚,不过仔细看着岩壁的多彩条纹,不能不感叹自然的魅力。

牧豆沙丘 (Mesquite Flat Sand Dunes)

死亡谷之所以能被列为国家公园,在它广大的面积里,能发现各种沙质的沙丘,也是非常罕见的。

在沙漠里可以看见沙,然而沙丘就不一定了。沙丘的形成有一定的条件,当有够强劲的风带着巨量的沙飞扬在沙漠时,遇到高山的阻挡而落下成为了沙丘。在死亡谷有好几处沙丘,每一处都有不同的面貌。

牧豆树是一种灌木,它的树干在沙漠中是常用来建造房舍的材质。在死亡谷里有一处沙丘叫牧豆沙丘 (Mesquite Flat Sand Dunes),这里的沙平坦,沙质细致,对一般游客来说,是比较容易在沙滩上行走的。在这里,游客可以脱下鞋行走一小段路。

牧豆这里集结了三种不同的沙丘,听说仔细地在沙里找寻的话,可以看见不同纹理的沙质。对于大部分的游客来说,只知道这里的沙,堆高起来约有100 英寸 (fee),占地辽阔。可以尽情饱览沙漠之美。由于没有划出徒步道,所有游客可以尽情游走。导游说晚间来此处观星,只见明朗的天空繁星点点。死亡谷的美,是不修饰的,直接敞开在所有人面前。让人惊艳难忘。

第一家旅社

1926年,死亡谷迎来了第一家给游客住宿的旅馆,炉管井旅社 (Stovepipe Wells Lodging)。这家旅馆至今仍然开门营业,我们在此处享用了朴实的午餐。比较五星级的大酒店,这里的旅馆客房基本上没有提供现代化的电器设备,但是打开窗门,却是满眼的沙漠风光。这里还保留着西部淘金时代的沙龙 (saloon) 。

沙龙,是一个法文字,意为一个大的房间。早期的沙龙在当地兼具着很多功能。它们是社区里的聚会场所。男人们来此处喝酒打探消息,传播消息,做交易买卖,当然还有炫富和捞妹。

这些场景我们大概都在美国的西部片中看过。是非常典型的西部人生活。

 

黄金井室外博物馆 (Goldwell Open Air Museum)

最后晚餐

博物馆还有一个资讯中心呢。不过因为即将黄昏了,房子也锁上了门

离死亡谷不远,返回市区的路上有一个室外艺术博物馆,叫做黄金井 (Goldwell Open Air Museum) 。这个地方或许不能叫做艺术馆,但在这一片沙漠中能见到艺术品,确实让人意料不到,因此,旅游团多半会逗留个十几分钟。

这个博物馆展览的作品不多,但是这幅 “最后的晚餐 (The Last Supper) ” 就足够让人屏气凝神。这是艺术家阿尔伯特苏卡尔斯基 (Albert Szukalski) 于1984 年的作品。这里总共有十三座雕像,每一座像都披着一件外袍。白色的石膏在沙漠中显得格外抢眼。阐述着主耶稣身上裹着幽灵般的裹尸布,而他的十二个门徒也同样披着裹尸布侍立在两旁。雕像的木制平台雕刻着作者名字。

阿尔伯特还有另外两件作品 “幽灵骑士 (Ghost Rider) ” 以及 “沙漠之花 (Desert Flower) ” 。其中 “幽灵骑士” 让很多人怀疑那辆自行车是本来就在那里的吗?阿尔伯特这些雕像都是真人比例,在创作时,他是使用真人模特儿,他先将模特全身包裹着,然后在他身上浇上石膏。当石膏凝结后,人物形象就活生生地跳跃了出来。

另外一件木制雕像,是阐述希腊神话一位男神,他拥有一双蜡质的翅膀,然而他不听父亲的劝告,一心想要接近太阳,结果翅膀融化了,人也从天而落,摔在了地上。

最后一件,是一位矿工和一只企鹅。矿工是纪念死亡谷的一名矿工,而企鹅则是表达作者的内心。企鹅于沙漠格格不入,就如作者和沙漠的烈阳是完全无法融合的。

神秘的传说

这家沙漠小店,专门卖与外星人有关的产品。

死亡谷公园面积辽阔,一望无际的沙漠充满着许多的传说。很多美国人相信在拉斯维加斯黑手党如日中天的时代,他们利用沙漠的人烟稀少,因此杀人后便将尸体丢掉沙漠里。人们也说,在沙漠可以看见幽浮,等等。真真假假或多或少有一些。不过在死亡谷附近的确有一些保密级别特别高的美国联邦军事基地。

死亡谷真的充满朝气。或许很多人觉得沙漠景致单调。然而细细欣赏,慢慢品味,死亡谷的每一处土地或岩石,都有着不一样的风貌。随着太阳的移动,颜色的变化又带来新的美丽。

自然如此威严,人当心存敬畏。